处暑时节渐生凉,养生保健有良方!
离离暑云散,
袅袅凉风起。
当晚风轻轻拂去夏天的燥热,当梧桐叶悄然变了颜色,袅袅凉风,吹来了飒爽的秋天。
《中国天文年历显示》:今天(8月23日)18时2分,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。
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——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”。
处”,是“去”的意思,“处暑”,暑气至此而止,夏天的热烈正式落幕,秋日的美景铺陈开来,“三伏适已过,骄阳化为霖”。
“处暑”时节,“三伏天”已经过去,太阳不再灼热,昼夜温差逐渐拉大,凉风徐来,吹皱一池秋水,伴随着淅沥的秋雨,天气渐凉,当金黄的树叶飘落,你想与谁一起共享这醉人的秋景?
处暑·三候
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,农历的二十四节气,每一个节气有15天。古人又将这15天分成三段,每5天一候,用来进一步描述节气的气候特征。处暑也有三候,分别是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也就是说,在处暑时节,老鹰开始大量捕食,为过冬储备能量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农作物已经成熟丰登,亦是一派秋天的景象。
处暑·习俗
出游迎秋:“处暑”过,暑气止,天高云淡,斑斓的色彩在大地上,如水彩般晕染开来,这正是出游的好时节。
开渔节:“处暑”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。在浙江沿海一带,会举行一年一度的“开渔节”,期盼渔业丰收,人们可以尽享种类繁多的海鲜。
放河灯:河灯,又名“荷花灯”。过去人们驾船出海,为免风暴肆虐,便点上荷花灯,任其漂流。盏盏花灯,寄托着人们祈保平安的美好心愿。
处暑·秋味
【菱角】
村民正在采摘新鲜菱角。图源:视觉中国
秋风起,菱角香,成熟的菱角,白嫩剔透、爽脆多汁,能清暑泻热,解毒滋补。
【龙眼】
图源:视觉中国
老福州人在“处暑”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,由于夏天人们消耗很多能量,而龙眼偏温性,有益心脾、补气血的作用,剥一碗白润如玉、清甜可口的龙眼,搭配着稀饭,不禁让人胃口大开。
处暑·食谱
饮食宜酸补忌辛辣,多食粥汤类。
处暑过后,气候逐渐变得干燥,导致燥气伤肺。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,会加剧人体失水、干燥。最好的办法是多喝水,可在水中加盐或蜂蜜。另外,尽量少吃油炸、烧烤以及热性食物,可多吃水果,比如梨、橘子、山楂、苹果等。多食粥汤既可健脾养、又能润燥生津。
【南瓜小米绿豆粥】
材料:南瓜150g ,小米一杯(电饭锅自带的量米杯),绿豆半杯,冰糖适量
做法:绿豆、小米浸泡半小时;洗净温水浸泡半小时,南瓜去瓤,切小块。三样一同放入锅中,再加适量冷水。大火烧开,撇去浮沫后转小火煮1小时,熬至南瓜和小米充分融合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适量的冰糖,待冰糖融化之后即可关火。
功效:南瓜性温,润肺益气、治咳止喘。小米补脾胃、滋阴养颜的作用。绿豆性凉味甘,有润喉止渴等功效。
【山药薏米排骨汤】
材料:排骨、山药、薏米、枸杞、姜
做法:将提前浸泡好的薏米和排骨一同炖煮,炖25-30分钟左右,薏米和排骨才能熟透。薏米和排骨一同煮烂后,加入山药,再煮10分钟加入枸杞,调味即可。
功效:滋阴补肾、健脾润肺、润泽皮毛。老少皆宜,特别适合湿热痰滞和皮肤粗糙者。
【沙参百合鸭汤】
材料:北沙参、百合、肥鸭肉
做法:将鸭肉切成小块,与百合、沙参同入砂锅,加水适量,文火慢炖,待鸭肉熟后加入食盐调味,饮汤食肉。
功效:滋阴润燥、润肺止咳。
处暑·养生
【春捂秋冻】
“处暑”后早晚温差大,身体上会有一些凉意,但不要立马穿上厚衣服,初秋可能会有些“凉”,但还不会“寒”,“秋冻”有利于让身体更适应天气变化,以便抵御冬天的严寒。所以,当秋风吹来,要不要穿上秋裤呢?
【润肺】
初秋的气候逐渐干燥,最容易对肺造成损伤,易引起感冒、支气管炎等疾病,这一时节,要多选择润肺的食品。
四时俱可喜,最好新秋时。柴门傍野水,邻叟闲相期。
最美人间处暑秋,如果说一年四季都有令人陶醉的美景,那么最为舒爽的一定是初秋。
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。秋天的雨带着清凉而至,冲走了暑热,染红了秋叶。
图源:视觉中国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。秋天的水澄澈透明,水天一色的动人画面,勾起我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。
一叶知秋,当金黄的落叶翩翩然飘落脚边,秋天真的要来了!
“处暑”之后,新秋之时,仰望最高远的天,观赏最恬淡的云,聆听最清新的雨,凝视最动情的水,一切都变得开阔了。
处暑秋来,晚风微凉。愿你:有物暖身,有人暖心!
来源:综合中国新闻网、东方网
传播中国,影响世界
欢迎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